2024年的雙十一悄然開局,“首波戰(zhàn)報”新鮮出爐。
國家郵政局監(jiān)測數據顯示,10月21日—23日,全國郵政快遞業(yè)攬收快遞包裹約為19.20億件,同比增長48.7%;投遞快遞包裹約為16.55億件,同比增長29.5%。其中,10月22日攬收快遞包裹7.29億件,同比增長74.0%,刷新單日業(yè)務量紀錄。
“首波戰(zhàn)報”再創(chuàng)新高,無疑開了個好頭。而每一年的雙11,除了猛增的業(yè)務量,也是各家企業(yè)顯神通、秀肌肉的競技場。有的人將其稱為“硬仗”,打一仗,進一步,今年更是進了一大步。也有的人調侃是“渡劫”,關關難過,關關過,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。
如果說雙十一就像是一面“鏡子”,可以照出很多東西,幫企業(yè)放大和發(fā)現(xiàn)經營中潛藏的問題;也可以看出很多東西,讓從業(yè)者看到更多的驚喜,感知更美好的未來。
那么具體到各家快遞,今年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看點,不妨一起來復盤一下。
01.“短跑”變“長跑”
今年雙十一提前開戰(zhàn),大促的戰(zhàn)線也被拉得更長。對于快遞這種全程全網、雙向流通的運行體系,從攬收到轉運,再到末端配送,過程中的任何環(huán)節(jié)出現(xiàn)變化,都會“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”,一旦哪個環(huán)節(jié)出了問題,都會傳導到各環(huán)節(jié)。今年的雙十一,堪稱“史上最長”,從“短跑”變成了“長跑”,除了猛增的業(yè)務量,更加考驗快遞企業(yè)的耐力,人員、車輛、物料等都需要長時間的儲備,既辛苦,又心苦。
02.爭搶“新蛋糕”
似乎每逢大促,高退貨率便成了電商一個繞不開的心結。這些天,雙十一的熱度在降溫,但“雙十一退款”的話題卻沖上熱搜。很多賣家沒想到,辛苦籌備這么久的雙十一,換來的卻是一張“購物體驗券”。盡管目前各家的退貨率數據還不得而知,顯然也不會比往年低。但凡事都有兩面性,電商的退貨卻支撐起了日均超2000萬件的退換件,這塊“新蛋糕”,直接拉動了快遞大盤高速增長。僅以豐巢為例,在2021年至2023年這兩年,豐巢的電商退換貨服務的營收增長了近十倍。面對這個潛力無限的“退換貨”業(yè)務增量,各大快遞巨頭勢必掀起新的爭奪戰(zhàn),最終誰能奪得頭籌?
03.京東阿里“互通”
同樣是這幾天,很多老鐵可能有些恍惚——10月16日,京東物流正式官宣與淘天集團達成合作,京東物流將全面接入淘寶天貓平臺,平臺商家將能夠選擇京東物流作為服務商。除此之外,京東也將正式接入支付寶支付,預計在“雙11”前夕推出。這番情形,要是擱以前還是很難想象的。不過,無論雙方之間有哪些“小算盤”,對自身、對商家和消費者來說無疑都是好事。如果再將目光放的長遠一點,參照京東物流和淘寶天貓的合作路徑,各大電商平臺之前的“籬笆墻”正在被打破,未來其他電商平臺之間互相開放,以前想都不敢想,現(xiàn)在或許有可能,未來還真不好說。畢竟,一切皆有可能。
04.“自選快遞”成共識
前些天,來自天貓的消息顯示,10月16日開始,用戶可在天貓購物頁面“加價選順豐”,運費由用戶買單。而此前,其他兩大電商也在快遞江湖砸出了兩朵大水花——一是,京東宣布商家自主開通送貨上門服務全量開放。二是,抖音電商已開通“支持消費者要求商家用指定快遞發(fā)貨”功能。輾轉騰挪間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伴隨著電商端的悄然改變,平靜的快遞江湖也泛起了層層漣漪,或將帶來一些新的常態(tài)變化——一是,要想獲得更好的快遞服務,最簡單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“加錢”。二是,當各大電商平臺接近完全競爭時,只有賦予消費者更多的自選動作才能成為加分項,甚至是殺手锏。
05.“榜三之爭”新變局
原本以為韻達與申通的“榜三”之爭是持久的“拉鋸戰(zhàn)”,沒想到在雙十一期間,有望攻守易型,轉變成“既分高下”的“閃電戰(zhàn)”。在1-7個月的數據中亦有明顯呈現(xiàn)。1月和2月,申通業(yè)務量增速接連超過韻達,來勢洶洶;之后的3、4、5月,韻達連扳三局,穩(wěn)住了局面;但從6月開始,申通又再次反超,且打出了一波“三連勝”的小高潮。這場“拉鋸式”的攻守大戰(zhàn)中,韻達市占率雖然保持了領先,但在與申通的較量中更多的是“險勝”,10月18日,韻達和申通都公布了2024年9月經營簡報。其中,韻達完成業(yè)務量20.36億票,同比增長21.99%;申通9月完成業(yè)務量19.98億票,同比增長21.93%;不進則退,慢進亦退。從9月份的業(yè)績來看,韻達與申通業(yè)務量差距縮小至3800萬票,日均差距僅一百多萬票。照此“趨勢”,申通業(yè)務量反超韻達,似乎只差“臨門一腳”。
06.中通“止戰(zhàn)”迎轉折
所謂“有舍有得”,從2021年主動提出“止戰(zhàn)”且一直貫徹至今的中通,在市占率方面,受到了“牽連”。今年二季度,中通的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2個百分點至19.6%?,F(xiàn)階段來看,雖然中通堅守并堅決執(zhí)行“不做虧本件”、做大做深“價值增量”這一戰(zhàn)略性動作,對其他幾家快遞來講,客觀上是一個利好,也提供了一個新的取舍,促進了整個行業(yè)的良性回歸和健康發(fā)展。但是,快遞依然是規(guī)模效應非常明顯的一個行業(yè),中通在轉型的過程中,“陣痛”和背負的經營壓力當然有,但“陣痛”過后可預期的改善和提升更讓人期待,如何在“規(guī)?!焙汀皟r值”之間取得巧妙平衡,今年雙十一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。
07.極兔的“富裕仗”
不得不承認,極兔今年以來的發(fā)展勢頭很猛,變化也有很多。從上半年的財報就可以看出,極兔“翻身”態(tài)勢明顯,所有盈利指標均為正數,凈利潤扭虧轉盈,這意味著,極兔不僅扛住了競爭壓力,而且盈利能力持續(xù)增強,正式進入全面盈利的時代。還有一個驚喜,恰逢雙十一旺季大戰(zhàn)前夕,9月9日晚,極兔速遞通過公告宣布了一項融資協(xié)議,獲得總額超過89億元人民幣的融資。極兔這次融資的時機,堪稱“神助攻”,在原本就很充裕的現(xiàn)金流基礎上,再添近90億元“彈藥”。不差錢、不缺錢、能掙錢的極兔,今年雙11必定要大干一場,打一場漂亮且富裕的仗。而歷經5年的歷練,接下來的雙11,極兔會延續(xù)這個良好勢頭?值得期待。
08.無人車大爆發(fā)
技術的革新和工具的迭代,給快遞行業(yè)帶來的巨大變革和飛躍是有目共睹的。以往很長一段時間里,很多圈內人抱著看熱鬧的心態(tài)去看待無人車,認為這是一種“炫技”手段,中看不中用?,F(xiàn)如今,快遞無人車的價值猶如“隱形”快遞員,正被重新審視。伴隨著全國各地對無人車路權的放行,以及無人車產品和技術的成熟、售后維保體系的完善等,物流配送無人車前景和成長空間越來越廣闊。雙十一前夕,越來越多的網點開始主動選擇無人車來緩解末端壓力,給外界留下了不小的遐想。但俗話說的好,“是騾子是馬拿出來溜溜”,雙十一無疑是檢驗無人車戰(zhàn)斗力的最佳“練兵場”,也是一次承壓測試,最終“戰(zhàn)績”如何?
09.“反內卷”式漲價
每年快遞旺季前夕,有關“價格”的話題都會被拿出來討論一番,今年也不例外。此前,就有江湖傳聞——自9月1日起,浙江、廣東的多家快遞企業(yè)宣布漲價。不過與往年不同,今年“快遞止戰(zhàn)”“價格上漲”的風向越來越明顯。一方面,國家郵政局明確提出了要堅決防止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,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“惡性價格競爭”的現(xiàn)象,接下來的行業(yè)競爭趨于理性,快遞漲價也是順勢而為。另一方面,“舉步維艱”的末端網點和“權益維艱”的快遞小哥所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凸顯,如果價格漲不上去,如何確保網絡穩(wěn)定、可續(xù)?網點又該靠什么來扛過最難熬的寒冬? 在此形勢下,當前這個時間段,快遞漲價更有底氣,今年雙十一會如愿嗎?
10.小哥依舊在忙
雙十一正如火如荼,所帶來的驚喜也很多,但無論快遞行業(yè)的競爭格局如何變化,也不管流轉的過程如何高效和智能,送貨上門也好、快件入柜/進站也罷,最終落地到最后一公里的時候,絕大部分還是要靠快遞小哥來“消化”。尤其是在雙十一期間,快遞小哥所背負的壓力更多,休息的時間更短促。老鬼想要再次提醒的是,快遞小哥也是血肉之軀,他們背負了太多的壓力,超負荷奔波忙碌,已經身心俱疲。請體諒、關愛好他們,讓他們有保障,有充分的時間休息,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,不要等他們扛不住了才發(fā)覺他們的重要!